从我知道要参加科学发展观的演讲开始,我一直在思索这样一个问题:科学发展观,一个很大的题目;而我,只是一名很小、很普通的医务人员,如何把科学发展观别挂在嘴上,而是内化在心中,内化在脑中,真正做到科学和发展呢?
我想我无法像各位良师那样很好的诠释它。但是,当我看到普通的老百姓在医疗保障的帮助下能看得起病时;当我看到我们的医院努力将前沿的沟通理念,人文精神纳入医院培训体系时;当我看到尽管步履维艰,但国家和政府还是在尽极大的努力让我们的医疗环境得到改进,医疗制度一步步得到完善时;我真正理解了:科学发展,不就是始终围绕着一个字,那就是“人”吗?不就是为人服务,不就是保障一个个个体,一个个群体,小到一个家庭,大到全中华民族,真正形成人们与自我和谐、与他人和谐,与环境和谐,与自然和谐吗?
这让我想起,医学最本源的时期就提出了要把人放在第一位,病人的利益高于一切,而如今这个最应充满人情味的地方却变成了火药味最浓的地方之一。2007年,我带着我的父亲慕名去省城一家医院拜访一位著名的骨科专家,在经过了大半个上午的漫长等待后,这位专家不耐烦的催促着父亲手忙脚乱的卷起裤边,冷冷的看了几眼父亲的膝盖,草草开了处方了事之外,连一个眼神都没给我们。我和父亲卑微的站在那里,除了失望、愤怒,还有一些屈辱。只这一次的就医,就打消了所有我对所谓专家的盲目崇拜。那一刻,我压抑,我愤怒,但我还说不出来。说什么呢?到医院不就是看病的吗?病不是也看了吗?只不过把专家想象的过于美好罢了,只不过把医生过于神圣罢了。因为当专家们麻木冰冷的享受着修理人体机器带来的成就感时,已经忘了,病人,首先是人,得把他们当人。其次才是病的载体,而不是只被修理的机器。病人跟自己也一样,有血有肉,有思想有情感。已经忘了,自己早已变成了修理工和匠人,只不过披着“医学专家”的光环罢了。更忘记了,仁慈是一个医生最宝贵的灵魂。
之后不久,我带着亲戚去我院马永录主任那里看病,却体验了非常难忘的经历。办公室不大,墙上贴了一段希波克拉底的中英文誓言,地上放着几盆雅致的植物,音箱中放着淡淡的轻音乐。我的亲戚和我一样,来自农村,同样是忐忑不安的站在那里,有些自卑和木讷。马主任温和善意的眼神和一句请坐,瞬间让我体会到一种感激:这是对一个社会金字塔最底层的人的给予的尊重和平等。马主任耐心仔细的检查,解释了病情的相关问题,整个过程都流露着一份关切,我的亲戚不善表达,只会用一个农民朴实的方式不断重复说着谢谢,谢谢了,但我们俩都被这份温暖所感动着。一名医生,一举一动,一个微笑,一个眼神,对病人而言,都是一种治疗,来自心灵的治疗;而以人为本,不就是要感悟人性、关注人性的吗?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以人为本,当面对患者,注意修炼自己的一言一行,关注他们的感受,用医生特殊的身份和权利给他们一些安慰,别让不当行为造成他们精神上的伤害,让看病成为温暖的回忆而不是痛苦的记忆,让医生成为敬慕和敬爱的代名词而不是敬畏的代名词,不正是在以实际行动落实科学发展观吗?
在我们医院专家信息栏两旁,贴着八个大字:精于专业,诚于品德。精诚何往?大医何为?科学发展观,正是指导我们诚于品德,提升修为,让自己、让医院具备高层次,实现大发展,修为高境界。
对我而言,脚踏实地,从细微处做起,无论是给病人一个良好温暖的印象,还是每天对自己专业知识和经验的积累;无论是给科室或医院一个发展的小小建议,还是对党的科学发展观不断领悟与解读,都是我践行着科学发展的不懈努力。
海尔集团主席张瑞敏说:一个人,把简单的事情做得不简单,就不平凡;把普通的事情做好,就是不普通。小到医院的发展,大到整个社会,中国的发展,需要厚积薄发,这些最基本的细节和最细小的改变积淀出巨变的力量!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;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细微之处见精诚,就是最好的诠释着科学发展观!朋友们,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,细微深处见精诚吧,在科学和发展中与医院共同前行!
(三等奖获得者——门诊党支部 赵妍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