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肤黏膜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,正确、及时的对皮肤进行清洁消毒,可以有效阻止病毒通过皮肤、黏膜的接触感染。疫情防控期间,由于长时间佩戴防护用品,医务工作者的面部、手部、会阴部、臀部、足部出现了各种皮肤损伤,人体的防线破坏了,对外界有害因素的抵御能力也就下降了。而完整的皮肤是预防病毒经皮感染的重要屏障,因此可以说——疫情防控,“皮肤”有责!
皮肤最外面一层是角质层,而在它表面还覆有一层皮脂膜。由皮脂膜、角质层角蛋白、细胞间脂质组成的屏障,是皮肤的保护墙。经历了皮肤的清洁剂消毒过程后,皮肤的皮脂膜屏障会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,变得脆弱,若不及时进行正确的护理和保湿,容易造成皮肤伤害。因此,清洁剂消毒皮肤后一定要做好皮肤保湿。特别强调:一般冬季用润肤膏、春秋季用润肤霜、夏季用润肤露。
疫情当前,无数医务工作者奔赴前线,夜以继日,不辞辛劳,我们在各种新闻报道中看到他们布满压痕的面庞、双手皮肤红肿,脱皮皲裂,伤痕累累,令人心疼不已。那么针对这些皮肤损伤,我们应该怎么防护和治疗呢?
最美英雄的脸不会被我们忘记
在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,单纯用自来水清洗皮肤是不够的,尤其是直接暴露于空气的面部,需要利用清洁剂(清洁剂包含2种,皂类清洁剂及合成型清洁剂)其湿润、渗透、乳化、分散等多种作用使病毒脱离皮肤进入水中,再经清水反复冲洗而去除。
饭前便后,戴、脱防护用品前后、触摸门把手、电梯等“易感”部位后要洗手,接触可能污染物品之后也需要洗手。当手部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,按照七步洗手法,应用洗手液或肥皂联合流动水进行清洗,随后用干净的毛巾及纸张擦干或烘干机烘干;手部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物且不方便洗手时,可以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清洁。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,56℃加热30分钟、乙醚、75%乙醇、含氯消毒剂、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。因此在日常卫生防病和临床诊疗工作中,皮肤消毒是继皮肤清洁后,发挥病毒防护不可忽视的关键步骤。常用消毒剂以乙醇为例,乙醇在70%-80%的浓度时消毒效果最佳。经常应用乙醇进行手消毒,皮肤会因脱脂而干燥、粗糙。在特殊时期,皮肤受到更严格的清洁、消毒,再加上天气干燥此时做好皮肤护理至关重要。每次洗手后,及时涂护手霜、维生素E乳膏、硅油霜等。
由于佩戴口罩时间较长,其接触的面部皮肤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:
干燥脱皮(皮肤屏障破坏与刺激反应):因口鼻呼出较多水分,局部皮肤长期接触潮湿环境,常会出现干燥脱屑的问题。处置原则:加强护肤润肤剂使用,可以拆除口罩后,及时涂抹保湿效果好的保湿面霜和唇膏。
过敏(“口罩脸”、接触性皮炎):长期佩戴口罩,皮肤对刺激的易感性增加,尤其是本身就是敏感皮肤的患者,症状较轻时,多在局部皮肤出现红、肿、瘙痒等症状;严重者可出现丘疹、水疱,甚至糜烂破溃,可在破溃后继发感染。这种情况一部分因为皮肤干燥引起,一部分因为对口罩(多出现在N95口罩)的某种成分过敏引起。处置原则:若面部过敏严重,可口服第二代抗组胺药,短时间使用中弱效激素(如地奈德软膏、糠酸莫米松软膏、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等)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(如他克莫司等),系统症状者可以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;当有继发感染时,应局部或系统性使用抗生素。
痤疮(“闷痘”、痤疮样损害):口罩可能对皮肤油脂、汗液分泌和局部压力有关,导致毛囊皮脂腺导管闭塞,加之高强度工作期间作息不规律、精神压力等因素,有时会引起痤疮或导致原有痤疮加重。处置原则:症状轻者,可外用抗生素或维A酸类药物,如克林霉素凝胶或夫西地酸软膏等,维A酸类药物,如0.025%维A酸软膏、阿达帕林凝胶等;症状重者,重者可酌情口服米诺环素或异维A酸。
压疮(机械损伤):多发生在一线的医护人员,口罩边缘长时间挤压引起,常见表现有压痕,擦伤、紫癜等。处置原则:如果有明显红肿,可以生理盐水或纯净水湿敷,或外用含有透明质酸的冷敷敷料,然后用上保湿产品,最好有壳聚糖、积雪苷等修复成分。压痕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,持久或反复发生处或伴有皮下淤血时,可以用喜辽妥、肝素钠乳膏等改善微循环,促进消退,但不能用于破损的创面;皮肤破损处可外用抗生素软膏,外贴创可贴或纱布保护创面,一般要待痊愈后方可继续穿戴。
疫情面前,防控无小事,你我共努力,共克时艰,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。“衣白褂,破楼兰,赤子切记平安还”,愿大家平安度过,致敬奋斗在一线的英雄们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