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我院新生儿病区成功开展LISA技术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,该技术的应用,降低了气管插管对气管黏膜损伤的风险,避免了肺表面活性物质运用过程中正压通气,为该类疾病患儿提供了更为有效、无损伤气道压力,10余例患儿均痊愈出院。
早产儿由于各器官发育不完善,特别是肺泡细胞发育不成熟导致肺表面活性物质(PS)缺乏,肺泡萎缩和肺顺应性下降,极易引起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,是早产儿致死的主要原因。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入,该病的治疗方案日益完善,其病死率亦明显降低。《2016欧洲呼吸窘迫综合征管理指南》将早产儿早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,联合选择性肺表面活性物质(pulmonary surfactant,PS)替代治疗视为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“黄金组合” 。
经细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注入技术(less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,LISA)是肺表面活性物质运用技术的创新,该技术以细管替代气管插管,通过患儿有效自主呼吸,完成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。与传统经气管插管途径将PS注入不同, LISA技术实施对象要求有自主呼吸, 采用直径较细的导管代替气管插管注入PS, 操作过程中患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(NCPAP)通气, PS的分布主要依靠患儿自主呼吸。
LISA技术的优势在于:(1)直视喉镜下将细管置入,操作更简单。(2)细管置入替代气管插管, 减少对声带及气管黏膜的损伤。(3)PS运用过程无需加压通气,避免PS运用过程中较高压力或过度肺膨胀导致早产儿肺损伤。该技术细节要求:新生儿NCPAP支持下,操作者持Magill钳将4~6 FG胃管末端置入声门下一定深度,通过胃管将PS注入,并利用新生儿自主呼吸促PS分布。该技术的应用能降低早产儿生后72 h内气管插管率。
今年3月,儿科副主任马宏积极做开展此项业务前期准备工作,多次与全科医护人员讨论,制定方案,数次模拟演练,5月份,随着此项业务的成功开展,将为更多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带来福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