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近视发病率的逐年升高,社会上防治近视的机构遍地开花。声称通过“××训练”能治疗儿童的近视、远视、散光及弱视等等,费用动辄几千上万,且会承诺无效退款!这些治疗近视的方法靠谱吗?首先来认识一下“视觉训练”法:以某个最新理论为噱头,要求看远看近交替、转动眼球及戴特殊眼镜等,或是扭腰、转体等肢体动作,或伴以冥想、暗示等心理措施,或辅以“少吃甜食、多吃维生素”等健康忠告为内容的近视治疗方法。“视觉训练”治疗近视从未消停过,在某些地区甚至风行一时,近几年正从北上广深逐渐转战三四线城市。这些“视觉训练”有效吗?主流的医疗体系认为其在近视的治疗中无实际价值,或者说没有任何一项科学严谨的大型研究证明其有效。但通过训练部分孩子的视力是提高了,这又如何解释呢?
解释1. 通过“治疗”提高了视力
通过所谓的“治疗”后,部分孩子的裸眼视力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,原因是:
1)暂时消除了可能存在的假性近视成分;
2)多次的视力检查提高了孩子识别视力表模糊视标的能力;
3)复查视力时,检查者通过鼓励、提示等方式人为地提高了视力表视力;
4)暂时性兴奋视觉中枢。
在近视眼中,裸眼视力和近视度数有一定的关系,但两者并非完全对应,即相同的近视度数可以有不一样的裸眼视力、相同的裸眼视力也可以有不一样的度数,有时甚至相差很大。视力是主观参数,受检查方式、配合程度等的影响较大,而近视度数是相对客观的。所以在近视眼的防治中,眼科医生更重视近视度数的检测,裸眼视力一般作为参考。这些视觉训练可能会暂时提高裸眼视力,一旦停止训练,视力又会很快恢复到治疗前;而对近视度数则不会产生影响,对近视并无实际效果。那么,问题又来了,部分孩子通过“治疗”后,度数确实降低了,这又是怎么回事呢?
解释2. 通过“治疗”降低了近视度数以近视为例,验光是在孩子眼睛前面放上一定度数的凹透镜,使视力达到1.0时的最低度数(这里强调最低度数哦!)。由于孩子的眼睛调节能力很强,即使放上超过实际近视很多度数的镜片,也可以依然是1.0的矫正视力。在正规的验光机构,通过雾视等规范验光步骤可以使D接近0,在医院可以通过散瞳验光使用C接近0,这样A=B,即验光度数就是实际的近视度数。而这些训练机构往往在“治疗”前验光时人为地把D调到较大值,这样A也就较大,而“治疗”后复查时逐渐减少D,A随之减少,让人误认为近视度数越来越低了。而真实的情况是,实际近视度数不变甚至升高。
总之,不推荐花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去尝试诸如此类的“视觉训练”!视觉训练层出不穷、形形色色、光陆离奇,此去彼来、永无止时!那,我们能做什么?
1.我们的眼科医生、教育工作者们勇敢地站出来,引导青少年以正确的方法预防和治疗近视;
2.我们的家长朋友们正确理解和对待青少年的近视问题。关注近视,但不要“病急乱投医”,否则,浪费的不仅仅是金钱,更多的是精力,甚至是健康!